发布时间:2025-05-21 点此:1057次
安徽这家有75年前史的老酒厂,在被一名出资人收买后,为何会走到今日的窘境?
文|《我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
修改|米娜
头图拍摄|张文静
林劲峰遭受了他出资生计中的最大滑铁卢——他与自己收买的一家老牌酒企的孽缘,结局在这个冬季揭晓:走向了双输。
我国出资圈流传着许多关于林劲峰的传奇,如“最牛茅台股东”、书写25年出资不败神话的出资家、与巴菲特谈笑来往的“我国巴菲特”……可是,在安徽亳州市东南方向70多公里的涡阳县高炉镇,这些有关林劲峰的传奇,却被不以为然。
2009年,林劲峰把握的盈信出资集团全资收买了双轮酒业(前身为“高炉酒厂”),将高炉、双轮、高炉家、迎客松和我国徽酒等品牌归入麾下,2014年,林劲峰将其改制成徽酒集团。
现在,旧日的“徽酒之王”高炉家酒却连薪酬都发不出来了。2023年12月26日,徽酒集团职工堵在工厂门口拉横幅、讨薪,相关音讯在网上热传。
2024年1月中旬,间隔欠薪风云已曩昔20余天,高炉镇被连日灰蒙蒙的气候所笼罩,一片肃寒。徽酒集团大门紧锁,门外空无一人——
多位徽酒集团职工告知《我国企业家》,讨薪风云后,公司经过现金方法向职工发放了两个半月薪资,但仍拖欠部分薪资。此外,自2024年1月1日起,公司已全员放假,职工每月可领1780元的薪酬,仅保卫处还留有两人值勤。
他们还在忐忑地等待着,这座有75年前史的老酒厂不知道的命运……
一些本地人士及高炉家酒职工将锋芒指向了林劲峰。一位见证过高炉家酒光辉的内部人士告知《我国企业家》,林劲峰本钱身世,短少做实业的实力与意志。
《我国企业家》近来联络上林劲峰。他称,欠薪是运营问题,办理层才能一般,加上银行抽贷。此外,他泄漏,徽酒集团或将重组,现在正在触摸洽谈,但“重组的公告没那么快出来”。
2009年,林劲峰凭一纸公告,举牌3.09亿元拍下双轮酒业。做下这个决议方案,简直就在一会儿。回想起彼时的买卖,他坦言,是曩昔的成功出资让他飘飘然了,现在的成果是开端草率的价值。他说,“出资酒厂自身便是个愚笨的决议方案。”
事实上,从深圳飞往皖北这座小城的出资人林劲峰与代代传承的高炉酒厂之间的距离,这么多年从未弥合。
徽酒集团职工团体讨薪风云发生后,林劲峰的朋友圈及视频途径仍在正常更新,他坚持每日共享《道德经》,在袅袅琴音中不疾不徐地解读着“清静无为”。
入主高炉酒厂后,林劲峰迫切期望改动企业文明。他想把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办理模式、企业文明注入这个已有六七十年前史的老酒厂。
一位徽酒集团职工告知《我国企业家》,林劲峰仿效华为的狼性文明,要求职工坚持24小时作业状况;也仿效互联网公司的“随意、轻松着装”文明——在公司内部大会上,他穿戴短裤、拖鞋,踢踢踏踏地进会场了。
酒厂内多了许多横幅,上面写着各类标语和标语,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羚羊要想不被狮子吃掉,有必要拼命奔驰”“客户榜首,职工第二,股东第三”等等,这些标语大多来自华为、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高炉酒厂地点的涡阳县是老子故乡,林劲峰因而还把《道德经》名言写在了酒厂修建墙面上。
企业文明和价值观,也成为职工查核的一部分,并作为绩效评分标准之一。职工每个月会因而被扣掉一些绩效薪酬,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分数是怎么打出来的。
这引起一些职工的恶感——以为林劲峰不务实,“标语喊得震天响”,却没有配套的鼓励机制,让文明落到实处,反而动辄扣绩效、薪酬。上述职工称,林劲峰在抖音直播时,要求一切职工进直播间“助威”,不然也会被扣钱。
“文明建造本是功德,鼓励职工进步、学习、提高自己。”上述职工以为,但林劲峰只仿效华为文明,却不仿效华为在职工薪酬、福利待遇上的投入,及内涵层面临职工的注重、尊重,以至于这些文明实质上成为一种“空泛的标语”“禁闭职工行为和思想的东西”。
林劲峰也多次在公共场所表达对高炉酒厂文明的不满。他曾说,高炉镇的人热情比不上深圳,特别像高炉酒厂这样一家有70年前史的老酒企,存在许多让他无法了解的状况或文明——许多在深圳不或许发生的作业,却在高炉酒厂发生。
“最终咱们发现,你想改动,靠一个人其实没太大或许,特别是咱们酒厂的文明……横竖便是那种很死板的国有企业文明,思想方法很死板。”镜头中的林劲峰,提到这些时摇头苦笑。
除了文明、理念上的抵触外,林劲峰在酒厂接连多年强制推广减员、裁人方针,裁人方针多为老职工,这也使其与酒厂老职工之间的对立激化。
上述职工告知《我国企业家》,这十几年间,公司人力总监至少换了5任,原因多与减员、裁人有关。2018年6月,林劲峰就任徽酒集团总裁、CEO后不久,徽酒集团就因“减员”引发过一次停作业业。
更让一些老职工感到不平的是,多年来,高炉酒厂职工薪酬待遇远远低于其他酒厂。“而公司空降或外聘办理人员薪资却遍及较高,重要的是,这些外聘办理者在酒企的多年作业中,成绩平平,对企业开展及立异,也并没有提出好的主张和拿出实质性的效果。”
关于减员、裁人问题,林劲峰回应称,“人员充裕为什么不减?能够与其他酒厂人均出售、人均产能作比较。”
“2009年改制后,双轮酒业原办理团队将买断工龄的职工根本都从头聘任,形成酒厂本钱的极大担负。直到今日,公司人员都是充裕的。”林劲峰向《我国企业家》表明。
此前,多位徽酒集团内部人士向《我国企业家》泄漏,“公司与本地政府联系十分糟糕。”《华夏酒报》2015年曾报导:地方政府的“过度关怀”和“不必要的支撑”让林劲峰地点的盈信方面较为不满。对此,上述内部人士表明,“那不是管,也不是干与,是协助、支撑,可是林不买账,他以为对企业开展晦气。”
“盈信没有不满,政府也没有过度关怀,一向对酒厂很支撑。”林劲峰回应称。不过,在其供给的三份未盖章的文件闪现,双轮酒业仍在为2009年改制的“前史遗留问题”,与当地有关部分“调和处理”。
“许多前史遗留问题悬而不决。双轮酒业改制后奉献税收18亿元,薪酬付出12亿元,政府却连招待用酒都是外地的。”林劲峰说。
在2017年高调宣告亲身办理酒厂后的第6年,林劲峰在个人大众号中发文《当董事长是种什么体会》,坦言“当董事长挺难的”“做实业公司挺累的”。此前喊话“不再找作业经理人”,在该文中,他又表明,“我会找到一位接班人来顶替我做董事长。”
林劲峰在多年后的讲演中供认,收买高炉酒厂不是一笔成功的出资。不过他以为,自己并未看错作业,仅仅没有考虑到人的要素。耐人寻味的是,一些高炉家老职工及当地商场人士,在谈及高炉家困局时也说,“都是人祸。”
这十几年里,高炉家仅单个年份成绩有起色。据《华夏酒报》报导,双轮酒业2010年出售额在7亿元左右,2011年出售额康复到了10亿元上下。2012年后,白酒进入了深度调整期,高炉家成绩再次萎靡。
到2021年,高炉家全年出售4.039亿元,方针达到率仅73.1%,实践赢利-4751万元。之后两年,业界预估高炉家成绩更差。一位内部人士告知《我国企业家》,现在高炉家每年的出售额仅两三亿元。
如果是“人祸”,究竟是谁之祸?
一些商场人士及内部人士以为,林劲峰虽然靠出资白酒发家,但对这一传统产业的运营办理并不拿手,更短少长时间心态。
林劲峰则以为是运营的人——他看错了人,在作业经理人的挑选上多次失利。“再优异的企业、再好的品牌,在一个不可的人手上,他仍是会掉下来,仍是会往下走。”他曾说,“最‘懊悔’的作业便是——我应该在2009年收买高炉酒厂的时分就亲身办理,而不是做甩手掌柜。”
2009年林劲峰入主高炉家后,之后的七年里,高炉家换了三任CEO。开端,林劲峰沿袭马锦华。马锦华自2004年刘俊卿落马后,就开端掌舵高炉酒厂,任董事长兼总裁。
2010年6月,马锦华辞去总裁职务,由同是酒厂白叟的程剑接任,后者在上世纪90年代就备受重用。2011年8月,林劲峰就任高炉酒厂董事长。2015年8月,总裁程剑也辞去职务脱离了高炉家。
在高炉家作业多年的职工刘庆向《我国企业家》表明,马锦华、程剑办理企业,接连的是上一任的战略、理念,吃着品牌的成本。后来马、程手上的权利不断被紧缩,被边缘化,二人被逼离任。
林劲峰不满“企业白叟革新动力缺乏”,从外部请来新的CEO卢国利,但两年后,卢也被革职。
刘庆点评卢国利“是个能干事的”,卢国利治下的高炉家让他“看到了高炉家旧日光辉的影子和重现光辉的期望。”
来高炉家前,卢国利已有20多年白酒作业阅历,先后与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川内三大名酒结缘,曾操盘国窖1573、红花郎等品牌。脱离高炉家一年多后,卢国利因病离世。
“卢国利其时推出窖龄系列新产品,发起公司全员地推,士气空前高涨。”刘庆称。也有经销商反映,其时高炉家一改以往磨蹭、作业积极性不高的状况,对经销商的注重程度也大大提高。据揭露数据,2016年高炉家成绩一改下滑颓势,完结营收8.18亿元,同比增加67%。
刘庆泄漏,卢国利来高炉家时,从郎酒集团带来了200多人的出售团队。“后来要卢国利走时,我就说高炉家会越来越垮。为什么?一些新的商场是卢国利带来的团队打下来的,他一走,相当于釜底抽薪,刚有起色的商场直接瘫痪。”
将卢国利革职,林劲峰给出的理由是:运营层未能完结成绩许诺及全年运营方针,商场营销未能见效;其次,过于寻求短期利益,开发更多新产品,导致经销商疲于应对,商场动销状况糟糕……与长时间运营理念相违反。
2017年,林劲峰决议亲身担任徽酒集团总裁、CEO,并揭露表明“不会再找什么作业经理人了”。为表决计,他将自己的户口从深圳迁到高炉镇。
但办理层“一锅端”式的大换血并没有中止。2023年1月,徽酒集团宣告吊销总经理岗位,录用吴军、刘东方、张恒祥为集团副总裁,别离分担出产、财务和营销作业。此外,新酱香、调和年份酒、高炉家、高炉、双轮事业部均被吊销。
而在一位高炉酒厂内部人士眼中,林劲峰说出来的话重量太轻:“上午刚拟定的安排架构调整方案,第二天乃至当天下午就又变了。出售方针也一再变化。”
“林劲峰不信任任何人。”这是徽酒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林劲峰的形象。而林劲峰则表明,公司内蛀虫太多。高炉酒厂自己出产的原酒质量颇高,却弃之不必,被低价卖出,又高价从外部很多收买原酒。这是高炉酒厂内许多人不了解的一个失常行为,林劲峰相同表达了不解,他以为这正是“蛀虫”所为。
不管怎么,在内部人士及业界看来,办理层的一再大换血引发了内部办理混乱,以及人才流失,产品、商场、途径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缺乏等一系列成果。
“公司内部各利益派系对立频出,各部分占山为王,相互排挤,内部一盘散沙。”刘庆向《我国企业家》泄漏,还存在用人不当,各个要职部分不断换人。
每换一任办理层,产品战略随之调整。据统计,2011年起至今,高炉家接连推出了“调和年份酒”“高炉家窖龄酒系列”“金系列”“抱朴9”“百岁酱香”“青瓷10年”等主打产品。
有业界人士表明,企业一向培养新品,资源投入涣散,很难培养出有竞赛力的大单品,经销商也受困于新品培养、消化库存的恶性循环中。且由于长时间过度重视中低端产品,高炉家产品晋级没有跟上消费晋级的脚步,在高端化竞赛中被甩下。
最终,在群雄逐鹿的安徽商场,高炉家在一次次的办理层大清洗中,折腾、蹉跎了十几年。
林劲峰热心表达,不管是以文字方法,仍是视频方法,抑或是讲演方法。早年他写博客,现在更多是在大众号、抖音、视频号等途径,写《致股东信》,写出资感悟、主张,在各个场合共享他的出资理念。他也出书,《远离风口:林劲峰的出资逻辑》于2015年出书,梳理了他的25年不败出资神话和出资理念。
林劲峰一再提及的,还有巴菲特。他发文说,“好像许多人都关怀我和巴菲特是不是挺熟。挺熟谈不上,究竟言语上并不晓畅。”
但他吃过巴菲特的免费午饭,就坐在巴菲特的身边,向巴菲特介绍自己怎么从沉迷技能剖析的出资者,转向了价值出资,也介绍他出资的贵州茅台酒以及他全资买下的双轮酒业,还向巴菲特赠送了高炉家调和年份酒。至今,他在交际途径上的毛遂自荐中还有一句,“和巴菲特吃过饭、喝过酒”。
他称巴菲特是他的出资道路上的“明灯”,早年看过巴菲特的书和股东的信后,醍醐灌顶,从此饯别长时间出资、价值出资、会集出资理念。后来的成功出资,均被他归功于此。
在收买高炉家前,林劲峰在我国出资圈已颇有声名——出资的长江电力给林劲辉带来真实意义上的榜首桶金,出资的招商银行这只股票取得过3年20倍的报答。前方入股的西凤酒、朗诗地产、我国银联,也让他名利双收。
其中最光辉的“战史”是贵州茅台。2003年,林劲峰经过拍卖以1200万元取得茅台100多万股法人股,其时举牌者寥寥,林劲峰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将茅台这些法人股收入囊中。后来茅台股价一飞冲天,到2015年退出时,林劲峰收成11.43亿元,出资报答率超95倍。
或许正是由于出资的成功,出资人的一些行为和理念也深深的刻在林劲峰的身上,并被带入了高炉家酒。
一位挨近高炉家的内部人士告知《我国企业家》,2009年入主高炉家后不久,林劲峰在中高层级其他人中推广全民持股方案,以约五六十元一股的价格出售给职工。成果职工入股后,只在榜首年取得一次分红,尔后再也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有职工现在已退休,开端投入的资金至今没有回本,现在看来恐怕是打了水漂。
他还称,林劲峰这些年一向在将高炉酒厂账上的资金往外转。最早在2010年春节前,有经销商在向高炉家打款后,听到林劲峰要将资金转出的音讯,敏捷退货退款。此外,高炉酒厂一些老经销商,在林劲峰的“宣扬”下,将钱交给林劲峰公司进行出资,现在“没一个挣钱的,全都打了水漂。”
不过,林劲峰否认了上述说法。他表明,盈信作为高炉酒厂股东,与其他股东相同,相同没有取得过分红;高炉酒厂没有一分钱往外转过,盈信还曾给酒厂代为垫付了2亿元资金;也从未有经销商将资金交给林劲峰或盈信进行出资,“盈信不接受经销商的财物办理,规划太小。”
在内部人士看来,运营办理中,林也体现出了短视和挣钱的急迫,一个比如是:他就任后,推出新品高炉家抱朴9时,商场刚刚看到一点起色,就开端涨价。
林劲峰曾揭露喊出:要建造一家162年的超百年企业。为什么是162年?无从得知。但不少人都以为林劲峰不或许长时间持有高炉家,他的意图在于赶快追求上市,或卖个好价钱。
2009年改制后,双轮酒业喊出上市方针:争夺五年内进入我国白酒十强,一起成为上市公司。2015年,徽酒集团挂牌建立,再次给出本钱开展途径:2018年上市,2025年完结百亿出售。但一向到现在,上市仅停留在标语上。
彼时有业界人士指出,高炉家喊着要“上市”,但对未来规划没有实践性动作,短少详细规划规划,传达手法、客户战略和网络布局等实践落地办法均没有。
林劲峰在高炉酒厂较为瞩意图一大动作,是2013年左右发动的H9工程——将高炉酒厂区及其周边打形成具有一千株银杏、两千株桂花等二十万平方米绿洲的徽酒生态圈,建造我国最美酒厂。
他偏心银杏,其2003年建立的盈信出资集团中“盈信”二字,也与“银杏”谐音。他把银杏也带到了高炉酒厂。
一位内部人士称,这本是功德,改进厂区环境,但林劲峰想出了一个筹资的“好方法”:要求经销商大商及公司中高层职工出钱认购银杏树,并在每棵银杏树上挂牌,标明认购者名字。“商场上银杏树两三百元一棵,卖到集团内部的银杏树至少800元一棵,大一些的树价格乃至上万元。”上述人士说,这也引发了职工的不满和质疑。
更有人以为,在作业调整关键期,高炉家更需求的是在品牌、产品、商场、办理上下真功夫,出资酒厂改造好像没把钱花在刀刃上。也有职工忧虑“林老板是不是预备把酒厂改造美丽些,好转手卖个好价钱、走人。”关于质疑,林劲峰彼时的回应是,“我不关怀上市”。
但商场上关于高炉酒厂会被出售买卖的风闻一向没有停过。
最早在2014年,双轮酒业就传出与洋河股份的“收买绯闻”。据报导,两边有过深化触摸,但由于收买价格不合较大、企业前史包袱重,没有谈妥。
上述内部人士向《我国企业家》表明,近两年他听到的音讯是,高炉酒厂差点被古井贡酒收买,前期都已谈好、预备签合同,林劲峰方面忽然开口要14亿元。对方拂袖而去。对此,林劲峰回应称:没有。
徽酒集团前职工方勇告知《我国企业家》,徽酒集团资金问题在2023年8月就已闪现,不只欠薪,还拖欠包材供货商货款,经销商提早打款,但酒发不出去,“没钱买原材料和包装材料”。此外,2022年下半年开端,徽酒集团已无法从银行、金融机构贷出资金。现在,“欠银行贷款六七个亿。”
“现在银行欠款不到4亿元,亦存在欠税状况,主要是运营问题。”对此,林劲峰回应说。
高炉酒厂顶峰时期有六七千人,现在还剩780余人,9个酿酒车间只剩下2个。“曾经酒厂长辈常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不要让酒厂毁在咱们这一代手上。没想到,现在真要倒在咱们手上了。”方勇无法自嘲。他见过高炉家酒最光辉的时分,那时高炉酒厂是涡阳县财务的台柱子,奉献了涡阳县80%的财务收入。上世纪90年代,外地进高炉镇拉酒的车排到了10多里以外。
高炉酒厂建立于1949年9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炉酒厂派出300多位酿酒专家赴周边各地援助建厂,安徽白酒的开展有着深深的高炉印记。1993年,刘俊卿出任高炉酒厂厂长,名不见经传的高炉酒厂快速兴起,冲到全国白酒前五的方位,发明了“双轮奇观”。到1998年时,高炉酒厂出售额达13亿元。
之后双轮酒业进入调整期。2001年,高炉家酒推出,一炮而红,出售逐年上升。2004年高炉家酒出售额超5亿元,接连多年占有安徽白酒销量榜首位。
2004年,刘俊卿在反腐风暴中落马,双轮酒业堕入震动。多位高炉酒厂职工告知《我国企业家》,在之后的几年中,双轮酒业虽然脚步中止,依然坚持着每年五六亿元的出售收入。
在2009年的改制中,林劲峰与高炉酒厂的命运开端发生交集。
拍下高炉家酒股权的决议方案,林劲峰作得十分敏捷,简直是一挥而就。几年后谈起这桩买卖时,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曾说,自己其时应该用绳子捆住林劲峰。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出资逻辑》中叙述了这一段阅历。
2009年7月,安徽蚌埠产权买卖中心挂出“双轮酒业”的股权拍卖信息,挂牌价2.09亿元。林劲峰从报缝中读到拍卖公告时,就决议“一定要拿下它”。那时他称自己连双轮酒业酒厂在哪里,长什么姿态都不知道。
其时双轮酒业及涡阳当地心仪的买家并不是林劲峰,而是中信本钱。中信本钱身世显赫,也有过操盘国企改制的阅历,但中信本钱做了十个月的尽职查询后,却没了回声。
改制时间表不能等,股权拍卖公告因而直接挂了出去。即便如此,公告中的条件也简直是为中信本钱因地制宜而设。接近公告挂牌期满的日子,心仪的买家却迟迟不登门。一旦流拍,后续再引资,商洽将陷于更弱势的位置。怎么才能让拍卖面子收场,成了最急迫的事。
涡阳方面开端主动出击。到挂牌期满日,仅两家公司报名招标,一家是上市公司维维股份,一家便是林劲峰操控的盈信集团。维维股份因一起持有双沟酒业股份,构成了同业竞赛,在后续竞标流程中退出。林劲峰因而成了仅有买家。
最终,林劲峰乃至没有尽职查询,仅凭一纸公告,就举牌3.09亿元拍下了双轮酒业。
林劲峰曾在讲演中解说他的“长时间出资”理念:“当你要去投一家公司、一个项目、一只股票时,要抱着海枯石烂的主意、成婚的主意去投。不是说投了今后有必要长时间持有,而是在投之前就立定决计,要跟它成婚。”
现在来看,关于高炉酒厂的这桩买卖,对两边而言,都是一段失利的“婚姻”。
应采访方针要求,方勇、刘庆为化名
参考资料: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出资逻辑》,机械工业出书社,李爱明、方会磊
《迷失高炉家》,华夏酒报,尹贵超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