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2月7日电(记者 肖磊涛)老李本年64岁了,是兰州当地小有名气的牙医,平常作业之余爱炒点股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几个月前,一个生疏的电话打破了老李安静的日子。本来达观、开畅的老李,变得整日抑郁、懊丧,常常和老伴吵架、摔东西,老伴因而也“跑了”,至今未归。
究竟是什么事让老李的日子变得如此“糟糕”?这还得从老李的一次行医说起……
本年5月3日,兰州市公安局安定分局民警小静牙疼,去找老李看牙,老李的闷闷不乐被民警小静看出,问他是怎么回事?老李半吐半吞,嘟囔着说道:“别提了,太丢人了,赔了近30万块钱!”民警小静追问了基本情况后决断主张老李:“报警!”
报警之后,老李才知道自己是上圈套了!据他叙述,几个月前接到一个自称是股票剖析师“小李”的电话,说有股票内幕消息,老李信以为真,增加对方微信并被其拉入一个叫“股票剖析直播间”的群里。没想到股票群里的“教师”不说股票好,反而宣扬炒黄金更挣钱,“投30万,第二天就能变成60万”。在“教师”、水军和小李的轮流“攻势”下,老李被“洗脑”,注册了对方引荐的一个叫“AUAFOREX”的炒黄金渠道,并赞同小李经过QQ长途控制自己的电脑在该渠道充值炒黄金,先后投入29万元。就这样,老李在小李的“辅导”下频频生意黄金,生意一次该渠道收取50美金手续费,短短一个月时间内29万元只剩下1000多元。
↑12月4日,受害人老李向记者介绍自己上圈套29万元的炒黄金渠道。新华社记者 肖磊涛 摄
兰州警方立案后,经过细致侦办和海量数据剖析,开始确定了以袁某为首的触及几十人的犯罪团伙和在广州、惠州等地的窝点。因触及跨省侦办、抓捕,且嫌疑人很多,兰州警方当即树立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远赴广东,在广州警方的帮忙下于7月9日一举捕获欺诈团伙成员30人,查扣很多涉案电脑、手机、银行卡、“剧本”等作案工具,至此该特大电信网络欺诈案成功告破。
经查,该犯罪团伙注册树立公司后,在网上树立“山寨”虚伪生意渠道,经过三个过程施行欺诈:第一步是“吸粉”,先不合法获取股民信息,业务员经过电话、微信等方法与股民获得联系,招引股民加入微信群评论股票,树立信赖联系;第二步是“固粉”,团伙组织专人假充“教师”及水军在群里火热讲话评论,将有意跟从“教师”炒股的人拉入新群;第三步是“转粉”,在新群里向客户引荐炒黄金渠道,暗示炒黄金将迎来严重机会,诱导客户向虚伪渠道投入资金生意黄金,骗得高额的生意手续费。
↑这是兰州反电信欺诈中心接警席,接警专线为96110(1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磊涛 摄
这个“建群出资”的案子,仅仅兰州警方近年来冲击管理电信网络新式违法犯罪的事例之一。据悉,自2016年11月11日兰州市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树立以来,合计处置电信网络欺诈警情10225起,涉案资金1.9亿元,累计止付涉案资金9041.97万元,破获电信网络欺诈案子1100起,捕获电信网络欺诈嫌疑人266人,预警、阻拦劝止境外欺诈电话18000余个,有用防止大众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这是兰州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的警情监控大屏(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磊涛 摄
据了解,兰州市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依照“四个一”作业机制,即“一个电话,一致接警”“一个渠道、一致研判”“一个系统、一致指挥”“一个机制、一致冲击”;坚持“专业处置、会集研判、集约冲击”;环绕“大众不受骗、欺诈电话打不进来、上圈套的资金汇不出去”三大方针;构筑“群防、技防、银防”三大防地;树立大案即时上报准则,对50万元以上案子“一案一研判”、“一案一专报”;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准则,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反电信网络欺诈作业获得明显成效。
↑这是兰州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磊涛
“多破案不如少发案”,冲击是有必要的,防备是更重要的。就此,兰州市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加大防备宣扬力度,针对易产生电信网络欺诈的人群进行“量身规划”,和高校学生树立微信群,每日通报上圈套事例和防备措施,和中小学展开“小手拉大手”活动,以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两个家长触动四位白叟的“1+6”形式进行防备宣扬,获得了很好的“群防”作用。
↑这是三大通讯运营商和六大商业银行派人员带权限进驻兰州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合署工作(1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磊涛 摄
兰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明,电信网络欺诈对社会的危害性巨大,冲击和防备电信网络欺诈需求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期望老李的遭受不再产生……